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召開糧食生產技術集成創新高地建設交流研討會,東科1188為會議重點觀摩品種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部署要求,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主動作為,立足科技項目管理職能優勢,于8月21日在吉林省公主嶺市組織召開糧食生產技術集成創新高地建設暨農業生物育種重大專項展示交流研討會。中國農業科學院院士萬建民,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蔣丹平、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呂修濤及有關同志和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代表,吉林、江蘇兩省地方政府及科研單位代表,項目承擔單位、技術專家、媒體記者等共計80余人參會。
會議現場考察依托長春農高區建設的東北地區糧食生產集成創新高地,重點觀摩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耐密宜機收玉米“東科1188”等重大專項產出品種田間表現,深入了解東北地區、黃淮地區兩個高地“核心區—示范區—輻射區”功能布局和技術集成情況,并圍繞推進高地建設座談交流。東科1188是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玉米品種,已入選2025年國家農作物(玉米)苗頭型品種!
特征特性:春播出苗至成熟126天,比對照先玉335早1天。幼苗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75厘米左右,穗位86厘米左右,成株約19片葉。果穗筒型,穗長22.5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籽粒類型為半馬齒型,百粒重41.5克。經鑒定,中抗大斑病,抗莖腐病,感穗腐病,中抗絲黑穗病,感灰斑病。經測定,籽粒容重761克/升,粗淀粉含量75.1%,粗蛋白含量8.5%,粗脂肪含量4.1%。產量表現:參加遼寧省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中熟組。2021年區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828.7公斤,比對照先玉335增產8.5%;2022年區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880.1公斤,比對照先玉335增產10.2%;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854.4公斤,比對照先玉335增產9.4%。202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94.3公斤,比對照先玉335增產12.2%。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在肥力中上等的地塊種植,密度45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穗腐病、灰斑病。
審定意見:適宜在遼寧省≥10℃活動積溫2650℃以上的中熟春玉米類型區種植。
上一篇:科技日報 | 東亞種
下一篇:2025年遼寧省農作